在評審團主席史派克李提前爆雷的烏龍中,坎城影展迎來史上第二位女性金棕櫚得主。
法國女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生涯第二部劇情長片《鈦》,在名導雲集的坎城影展摘下最高榮譽金棕櫚。這是繼 1993 年珍康萍《鋼琴師與她的情人》之後,相隔 28 年再度有女性導演抱回此獎,在坎城影展至今 80 餘年的悠悠歷史中,難能可貴地寫下唯二紀錄。
影史第二位女性導演拿下金棕櫚,這件事情遭各界熱議,然而茱莉亞迪古何諾在頒獎前幾日,與外媒《IndieWire》就有談到「性別」議題,她表示:「我不認為『性別』能定義我們。然而,這還不是社會所能理解的事情,所以它成為一個話題。作為一個女人,我根本不希望透過性別來定義我,人們總說我是女導演,其實有點煩,因為我是一個人,我是導演,我拍電影是因為我是我,而不是因為我是女人。我就是我。」
關注台灣影展的觀眾應該對茱莉亞迪古何諾不陌生,2017 年金馬奇幻影展的「Surprise Film」就是茱莉亞迪古何諾的首部劇情長片《肉獄》。至於《肉獄》則是在 2016 年坎城影展影評人週舉行世界首映,最終拿下費比西獎。順道一提,茱莉亞迪古何諾是坎城一手栽培的法國導演,首部短片《Junior》就是在坎城影展亮相。
雖然《鈦》獲得以史派克李為首的評審團青睞,但在《銀幕雜誌Screen Daily》每日更新的國際影評「場刊分數」,《衛報》、《正片》、《自由報》、《電訊報》等 10 間媒體的影評人僅給出均分 1.6,在主競賽 24 部作品中落在第 20 名位置,居於後段班。不過,坎城場刊僅是 10 位影評人的口味,《鈦》在坎城影展還是陸續傳出相關的正面反饋。
評價兩極的《鈦》由坎城影帝文森林頓、Agathe Rousselle、Garance Marillier 等人主演,【光年映畫 Light Year Images】在台發行。
象徵第二大獎的「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以及「評審團獎」(Jury Prize)則雙雙出現共享榮譽的結果。
「評審團大獎」頒給伊朗名導阿斯哈法哈蒂的《我不是英雄》(A Hero,暫譯)以及芬蘭導演 Juho Kuosmanen 的《Compartment No. 6》。
阿斯哈法哈蒂曾憑藉《分居風暴》和《新居風暴》兩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國際電影前身),生涯則以《咎愛》、《新居風暴》、《人盡皆知》和《我不是英雄》四度闖入坎城主競賽,其中《咎愛》獲得最佳女主角以及賽外的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新居風暴》獲得最佳劇本,再來就是今年《我不是英雄》收下評審團大獎。《我不是英雄》也獲得各大外媒讚譽,稱是「《分居風暴》以來最好的作品」,此片由【GaragePlay 車庫娛樂】在台發行。
至於 Juho Kuosmanen 除了今年帶回評審團大獎之外,2008 年生涯首部短片《Kestomerkitsijät》也在坎城亮相,2016 年的劇情長片《我生命中最快樂的一天》則抱回「一種注目」單元的最佳影片。
「評審團獎」頒給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匹的《Ahed’s Knee》,以及泰國名導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Memoria》。
那達夫拉匹上一部作品《出走巴黎》才於 2019 年擒下柏林影展最高榮譽金熊獎,今年再度於坎城獲獎,成為近年國際影壇最亮眼的以色列導演之一。而那達夫拉匹曾於 2015 年以《吾愛吾詩》抱走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的最佳影片,與台灣結下些許緣分。
至於阿比查邦的歷年作品則深得坎城厚愛,除了今年的《Memoria》,2002 年生涯第二部劇情長片《極樂森林》 就在坎城「一種注目」單元拿下首獎;2004 年的《熱帶幻夢》首度闖入坎城主競賽,受到以昆汀塔倫提諾為首的評審團青睞(蒂妲史雲頓也是評審),將評審團獎頒予阿比查邦; 2011 年憑藉《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成為首位摘下金棕櫚的泰國影人; 2015 年的《華麗之墓》則進入「一種注目」單元。有趣的是,阿比查邦至今的兩座坎城評審團獎,都與蒂妲史雲頓有關。
事實上,不只史派克李率領的評審團傾心於《Memoria》,《銀幕雜誌Screen Daily》的場刊分數也開出均分 3.4 的高分,僅次於濱口竜介《在車上》的 3.5 分,高居第二(今年亞洲電影在坎城非常強勢)。《Memoria》由【ifilm/傳影互動 】在台發行。
綜觀來看今年的場刊分數,24 部作品之中,僅有 3 部作品均分破 3,除了阿比查邦、濱口竜介之外,還有李歐卡霍的《Annette》,且這三人最終也紛紛獲獎,濱口竜介拿到最佳劇本;李歐卡霍則收下最佳導演。
《Annette》是亞當崔佛、瑪莉詠柯蒂亞主演的音樂愛情電影,擔任今年影展的開幕片,這也是李歐卡霍繼《花都魅影》後,睽違 9 年再度執導劇情長片,便一舉抱走最佳導演。李歐卡霍生涯的劇情長片產量不多,至今僅獨立執導 6 部長片,其中 4 部在坎城競賽,包含首部長片《男孩遇見女孩》(國際影評人週)、《寶拉X》(主競賽)、 《花都魅影》(主競賽)和《Annette》。至於《壞痞子》在柏林影展角逐金熊,《新橋戀人》則未於三大影展競賽。
而日本名導濱口竜介的《在車上》,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的同名短篇故事,眾家媒體一致稱讚濱口竜介成功將村上春樹的文字影像化。主競賽的劇本獎之外,《在車上》也囊括費比西影評人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是本屆的大贏家之一。
除了坎城獲獎的《在車上》,濱口竜介在今年初也憑藉《偶然與想像》於柏林影展拿下評審團大獎,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黑澤清在威尼斯影展拿下最佳導演的《間諜之妻》,是由濱口竜介和野原位共同執筆的劇本,間接來說,濱口竜介參與的作品連續在威尼斯、柏林、坎城歐洲三大影展有所斬獲,創作能量與收穫的榮譽相當不凡。
《偶然與想像》與《在車上》皆由【東昊 Andrews Film】在台發行,這也是繼《睡著也好醒來也罷》之後,東昊再度發行濱口竜介的新作。
最後,坎城影帝后分別是《Nitram》的卡賴伯蘭里瓊斯,以及《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的蕾娜特萊茵斯薇,我個人也非常期待尤沃金提爾「奧斯陸三部曲」的終章《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此片由【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在台發行。
🏆以下為主競賽單元得獎名單:
金棕櫚:《鈦》,茱莉亞迪古何諾
評審團大獎(兩部):
《我不是英雄》,阿斯哈法哈蒂
《Compartment No. 6》,Juho Kuosmanen
評審團獎(兩部):
《Memoria》,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Ahed’s Knee》,那達夫拉匹
最佳導演:《Annette》 ,李歐卡霍
最佳劇本:《在車上》,濱口竜介
最佳男演員:《Nitram》,卡賴伯蘭里瓊斯
最佳女演員:《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蕾娜特萊茵斯薇
圖片來源:NEON 、Festival de Cannes
#Cannes202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半瓶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QDonquvqNhW35w3BSgqAw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negarFilmCafe/?hc_ref=NEWSFEED&fref=nf ►twitter: https:...
新居風暴 在 GQ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上映!!!
#GQ電影
新居風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部沒抽到的朋友別傷心
來來來 來一部涼涼的……
一樣是4/23號上映 一樣是三日券…
你喜歡看鬼片嗎? 我超愛Der
《#靈異詭店》-《分居風暴》坎城、柏林雙影帝沙哈布侯賽尼年度驚悚鉅作
由《德州電鋸殺人狂》監製與《哭泣的女人》、《怨咒》幕後團隊聯手打造,並邀請到曾因《分居風暴》及《新居風暴》獲得柏林、坎城影展雙影帝的沙哈布侯賽尼 Shahab Hosseini 主演,於真實鬧鬼飯店實景拍攝的驚悚電影《靈異詭店 The Night》
電影由新銳鬼才導演柯洛什阿哈里 Kourosh Ahari 所執導,劇情描述一對夫妻住進一間人煙稀少的老舊飯店,便開始不斷遇到靈異怪象,預告上線後更引發網友熱議,外媒更讚譽本片宛如經典電影《#鬼店》翻版!
這次要送大家 #三日券,電影4/23上映當天生日的朋友有豁免權喔!
我也知道有些人有好幾個分身,甚至抽了拿去賣票的 這是犯法的喔
拜託啦 想看電影就配合一下遊戲規則囉,不要用抽獎帳號來抽
按例如果你很常來留言互動,不是只抽電影票才來,卻一次也沒抽到的朋友,請讓我知道,給你豁免權喔千萬拜託,很常來留言的朋友,中獎機率一定很高的!!
▍參加贈票活動 ▍
1. 追蹤狄志為臉書粉絲團,告訴我你覺得哪一國的鬼片最可怕 我個人覺得日本,另外也跟我說為何想看《靈異詭店》
2. @你的好友,一起來抽《靈異詭店》
3.公開分享在朋友看得到的臉書
4.看完 如果覺得好看 請分享心得在臉書,朋友看得到的,然後截圖私訊給我
作為下次被選上的依據
▍贈票資訊 ▍
片名:《靈異詭店》4/23-4/25全台上映戲院都可看
一人中獎一人獨享 當然你約朋友看等於打對折啦
多多支持獨立片商
須知: 生日到時有中獎私訊身分證
1.千萬不要拿去賣會被告 也會被我封鎖
2活動時間即刻起至4/16晚上八點
3.好看幫忙寫觀後感好口碑散出去
4. 活動內容如有調整,會再行公佈(通知)
5. 得獎名單將於原文留言處公佈,請自行留意,恕不另行通知
6.中獎者到時看要郵寄還是自取,郵寄需匯郵資喔
7.得獎者需主動私訊
#威視電影
#嬌妻出沒注意
#口罩戴好戴滿
新居風暴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QDonquvqNhW35w3BSgqAw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negarFilmCafe/?hc_ref=NEWSFEED&fref=nf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pf1980
►微博:http://www.weibo.com/2623858481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新居風暴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實況頻道: https://www.twitch.tv/bpf1980/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negarFilmCafe/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pf1980
►微博:http://www.weibo.com/2623858481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新居風暴 在 movie - [好雷] 《新居風暴》(The Salesman) - PTT生活資訊 ... 的彩蛋和評價
《新居風暴》是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繼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 分居風暴》(Nader and Simin:A Separation)後的最新作品,在坎城影展拿下最佳男 ... ... <看更多>
新居風暴 在 [普好雷] 新居風暴(The Salesman):悲哀的復仇- 看板movie 的彩蛋和評價
有圖網誌版:https://goo.gl/1A7jFJ
<新居風暴>是今年的各影展寵兒,坎城影展的海報甚至將其敘述為「希區考克風格的懸
疑片」(但我個人覺得這點還好啦!)
很少在院線看到中東電影,英文片名雖叫<The Salesman>中文卻硬要翻成<新居風暴>,
明顯是為了搭配導演的前作<分居風暴>(同樣評價極好,但我沒看過囧)。雖然本片這
樣翻還不算大走經,但真的對台灣片名翻譯功力感到厭煩,老把重心放在娛樂度和莫名的
整齊性,遇到原名含有深意的作品,便相形見絀了。
(今年度相似案例最令我惱火的是把<Carol>翻成<因為愛你>……這輩子第一次覺得
中國翻譯<卡羅爾>或港譯<卡露的情人>都樂勝勒)
(以下有電影大雷,請斟酌閱讀)
這部電影的架構其實簡單,妻子遭不明人士襲擊、丈夫緝凶、真相大白;而電影的步調可
說是從前面搬家、兩人日常生活、遭襲形成創傷等緩如流水的行進,進展到最後四十分鐘
揭開真相的風起雲湧。雖然標榜懸疑,但除了解謎的緊張外,情感刻劃也足以讓觀眾震撼
。
導演表示戲中主角受辱的片段,是在暗示伊朗政府對知識份子的迫害,想必當地人會看得
更有同感,因為不了解伊朗政治,這方面我就不多作評論。
主角伊瑪德通常是個幽默溫柔的老師、與妻子感情和睦的丈夫、懂得熱心助人的好鄰居。
但在搬新家惹進風流前房客愛瑚的風波,導致妻子被侵犯、心中也留下創傷後,被「妻子
受辱」的憤怒充斥的他開始出現無法克制自己的舉動。例如強硬地對待犯小錯的學生、夫
妻間的摩擦、甚至對兇手動私刑。
女主角拉娜究竟有沒有被性侵,在電影中沒有很確切的講出,但從:
1.拉娜言詞閃爍,先說沒有看到兇手,又說有看到兇手的眼神,明顯前後不一致,應該是
有話說不出口
2.不願報警,若真的只是單純皮肉傷應該不至於羞愧而不想公開談論此事
3.兇手後來也承認「起了色心」
這三點來看,答案是昭然若揭啦。
伊瑪德的正職是老師,此外夫妻倆都是舞台劇挑大樑的演員,因此兩人職業都跟片名的「
salesman」無關;片名的salesman無疑是兩人在電影中出演的舞台劇<推銷員之死>的意
象了。<推銷員之死>描述「美國夢」的年代,一個渴望成功、渴望被愛的男子威利,在
自己創造的幻想以及現實中沉浮,最後卻以自殺來總結人生的悲劇故事。
伊瑪德對未來有自己的藍圖,他希望跟妻子在新家安頓下來,或許會生個小孩(而且從他
們接待小孩時的互動可以看出伊瑪德很喜歡小孩)、過平凡的人生,但在事發後一切都被
打亂,他更無法放下自己的仇恨,而間接殺了一個人。
相對的,兇手老頭擁有結縭三十五年、深愛的老伴,美麗的女兒和奮發上進的女婿,但暗
地裡卻是個色慾薰心的嫖客,且無法忍受自己的這一面在家人面前被揭露。
<推銷員之死>的結局,威利的妻子對著棺材掉淚,說著房貸都還完了,已經無事一身輕
了,但卻是因為威利死亡才有那筆保險金償還房貸,是何等諷刺。
而電影現實中,伊瑪德確實讓兇手得到報應(甚至賠上性命),但即便他再恨兇手老頭,
看到敬愛他的家人們流露出的焦急,他竟無法如他所想的狠下心來告訴他們實情(或者更
甚者,即使說了出來,深愛兇手的家人在震驚之後仍然會原諒他曾走上歧路,那麼伊瑪德
期待的「復仇」便完全失效)。
雖然伊瑪德最終沒有當面告發兇手的惡行,但不知是否因他的那拳使老頭心臟病突發、死
亡,這道陰影也橫卡在他與拉娜中間,或許比起拉娜遇襲還更加徹底地毀壞了兩人的情感
。
伊瑪德的復仇始於對拉娜的愛,然而拉娜的愛卻也因伊瑪德的復仇而損壞,更加悲哀而諷
刺。
--
六角影棧:90後的電影偏食症
https://leochiaofilms.wordpres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16.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82385057.A.FBE.html
... <看更多>